欢迎光临~ 开云体育登录入口

各平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 消费者“尝鲜”同时有疑问

时间: 2024-01-01 16:02:08 |   作者: 酒精测试仪

各平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 消费者“尝鲜”同时有疑问

  • 功率:
  • 蓝牙版本:
  • 电池容量:
  • 工作时间:
  • 产品描述:
  • 在线订购

  今年夏天,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现象逐渐变得更加频繁,而碳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之一。人们前所未有地感觉到减碳的紧迫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此前,碳减排大都在企业层面进行,但今年以来,各地纷纷推出的“个人碳账户”,让“减碳”郑重进入个体时代。新事物的出现也带来一些疑问,各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是否可持续?个人碳排放量的计算怎么样确定统一标准?“个人碳账户”积攒的碳减排量是不是能够交易?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目前在众多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数是围绕消费衣食住行以及新能源汽车、智慧家居、金融等行为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平台的绿色积分激励。这些绿色积分可兑换绿色食品、骑行卡、代金券等。如今年3月10日,中信银行推出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用户授权后可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今年8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88碳账户”,接入菜鸟、闲鱼、饿了么、天猫等App的碳积分,涵盖用户吃、穿、用等生活场景。

  北青报记者发现,目前国内设立的“个人碳账户”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企业主导或以企业为主体,此类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比如阿里的“88碳账户”;二是政府主导或以政府为主体,比如“广东碳普惠”“碳惠天府”“西宁碳积分” “武汉碳宝包”等;三是政府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比如深圳市政府与腾讯公司联合推出的“低碳星球”。

  8月10日,在“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上,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日,北青报记者在该小程序开通了个人“碳账本”。这个碳账本的减碳场景最重要的包含绿色出行、绿色餐饮和绿色消费,账户显示,北青报记者已经积累了5.85kg的碳减排量。这个碳减排量主要通过绿色出行达成,比如一次共享自行车出行就积累了300g的碳排放量。

  通过什么方式能最快获取最多的碳减排量?北青报记者发现,通过某共享自行车出行,每1公里能够得到250g减排量;通过新能源车充电每充电一度能够得到300g减排量;通过绿色外卖每次可获得45.72g减排量;通过京东小程序下单,使用电子面单的绿色物流方式每次可获得5g减排量;而通过购买绿色家电(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空调、热水器)能够得到该设备一个月使用的过程中的累积减排量,最多一次可获得375kg减排量。小程序的减排手册中,标明了乘坐地铁公交出行、光盘行动、使用自带杯等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但这些场景的碳减排量暂时还无法记录在个人的碳减排量账户中。

  为何普通的骑行只有几百克碳减排量,而购买绿色家电却能获得巨额的减排量,这是变相为商家促销?一名“个人碳账户”用户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目前想要一次性拿到大量碳减排量,最快的方式还是得花钱,买平台的绿色商品。“很多想通过碳排放量薅羊毛的人反而在平台上花了大钱。”

  针对质疑,“北京绿色生活季”平台技术上的支持方、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陶岚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碳减排量并不是平台随意定的,而是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基于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系统应用了包括绿色出行、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绿色金融等绿色行为减排量标准和算法。比如骑行到底能带来多少减排,节能家电一个月的减排量是多少,都是科学测算的结果。“绿色消费其实是碳减排的一个重要方向,很多地方的碳账户还未将此纳入,北京算是走在前列的了。”

  一名开通“碳账本”且排名靠前的用户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他在多个平台都开通了个人碳账户,这一些数据都是同步积累,基本能做到看电影不花钱、骑共享自行车不花钱的“境界”,相当于是用积攒的碳积分换了本来要花的钱。

  另一名用户kris则表示,她开通个人碳账户以后就很少登录了,但是隔一段时间还是会看一下自己积累的“碳资产”,也许有一天能够上市交易了,就卖给那些需要碳指标的企业。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用户都关心自己积攒的碳排放量能否卖钱的问题。其实开通了个人碳账户,并不代表个人可以随意参与碳排放交易。目前在碳交易所交易的是企业碳资产,个人碳资产的交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能清楚看到的碳普惠平台大多是将个人的碳减排集中在App的账户中,参与相关碳交易也是企业打包之后统一交易。今年4月15日至5月8日,王府井集团便通过认购761吨企业用户践行绿色行为的资源减排量,用于抵消线下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实现部分碳中和。据多名业内人士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平台企业收集个体的碳排放量,打包给需要碳减排量的企业,然后平台企业再用这笔碳交易的钱反哺用户,比如说商品折扣、消费卡,目前是个人碳账户实现收益的一个主要方式。

  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陶岚在接受北青报记者正常采访时透露,相对于企业,个人的碳排放量较小,比如一年停驶200多天小客车,你的碳排放量或许只能卖50元,这对个人来说激励性就不够。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和平台企业也在探索一种给“个人碳账户”的碳排放量单独定价的模式,区别于企业之间碳交易市场的定价。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平台都开通了“个人碳账户”,但目前各平台推出的减排场景都不一样,缺乏统一的标准,有些平台更像是在促销商品。比如坐一次地铁、坐一次公交,有的平台给500碳积分,有的平台给300碳积分。

  积分测算的标准是什么,又如何确保数据监测的真实性?北青报记者同时注意到,为解决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在企业和政府层面都有相关的探索。绿普惠总经理陶岚在接受北青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碳普惠面临着不同企业和平台间不兼容、应用场景数据分散、碳减排标准不一、个体减排行为重复计算、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北青报记者发现,今年5月,中华环保联合会曾发布一项团队性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试图对个人碳减排量提供量化标准。《导则》中明确了涉及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七大类别的40项绿色低碳行为,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为个人碳减排行为的定量提供了依据。不过,《导则》目前尚未规定单个行为产生的碳排放量,有关数据仍需要每个平台自行测定评估。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相关单位已经在联合各大平台企业,拟协商推出个人碳减排量的统一标准。

  常纪文:个人碳账户有必要建立,其不但可以有效影响个人行为,也可以倒逼企业减少生产高碳商品。用户可实时记录与查询个人的碳减排数据,并与碳交易市场平台相互连通,形成持久、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以碳为核心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小习惯、社会规则。

  常纪文:目前个人碳账户的涉及场景比较分散,需要形成一些共识性的标准和方法,需要城市、省、国家标准的统筹和协调有关标准的制定。个人碳账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各平台百花齐放式的探索很重要。但最终要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一个国家层面的标准,单独商业平台做的话虽然有用户基础,但碳减排的计算标准很难得到社会整体认可。标准化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在销售的商品上标注具体的碳排放量,比如矿泉水、食品甚至汽车都可以标出,消费者对此一目了然。

  北青报:通过购买商品获得碳积分的方式是不是过于商业化,有促销商品的嫌疑?

  常纪文:现在很多的个人碳账户都是商业平台在做。比如美团、支付宝、饿了么等,他们推出的个人碳账户都具有一定的商业平台特色,有促销绿色低碳商品的因素,但实际上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该尽量强调个人碳账户的公益性,避免过于商业化。另外,商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必须建立在自愿的原则上,不能强制性捆绑。

  北青报:有没有可能在国家层面设立个人碳账户,比如建立个人碳账户可以参与交易的碳交易所?

  常纪文:这是迟早的事。国家层面目前对此是鼓励的。我国目前已经有针对企业的碳交易所,因为个人的碳减排量是比较小的,很难参与企业间的碳交易,但是个人碳账户能够最终靠平台打包起来跟碳减排公司进行交易,平台再把交易获得的收益返还给个人。

  常纪文:个人碳账户涉及对个人数据的一种归集,需要防止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与滥用。特别是商业平台,不能过度收集个人隐私信息,比如收集消费者经常去的地方、浏览的网页以及购买的商品,再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商品的推送,这很危险,一旦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带来无尽的麻烦。低碳很重要,隐私也很重要,建议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之下出台关于个人碳账户的隐私保护条例。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